邹望春:为教育助力,善莫大焉
2022-09-16 16:28:36          来源:大洲乡 | 编辑:汤艺文 | 作者:邹望春          浏览量:6658
为教育助力,善莫大焉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一句古谚。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做很多善举,比如施舍乞丐,修桥补路,捐款建庙。但我始终认为,为教育助力,善莫大焉!

没有必要的办学条件,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我出生在叶家洞,曾在新屋场、井湾里、板江双家洞、三枣坳四个地方读过小学、初中,又在大洲中学、梅仙九中读完高中。义务教育九年,教过我的老师27个,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我在大洲中学高中入学考试物理4分,化学17分,原因是在三枣坳读初中从来就没有上过物理、化学课,当年一个破庙里,怎么留得住外地的公办教师?那是那个年代办学条件的悲哀!

读书不一定能“当官发财”但是不读书肯定走不了太远。参加工作后,我心心念念的是让山里的农民有一条公路,做梦都梦到汽车喇叭声,通过我主动申请来黄沙扶贫,终于让家家户户连接上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在黄沙扶贫5年,引进资金1320万元,为92户深度贫困户解决了温饱,现在回过头看,真正完全意义上脱贫也只有21户,而这21多户中,有18户是因为有子女考取了大学。任正非、雷军都是大企业家,身家万亿,他们分别是重庆大学和武汉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株树坪的张玍同学,家庭也不富裕,凭借他自己的努力,考取清华大学,这是我们全村的骄傲。一家有一个大学毕业生,他家的生活理念,致富信息,也许又是另一种选择。我们村里的徐争光生意据说做得不错,但他在群里说:“咱们农村70后这一代人,绝大部分都在勤劳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却因教育程度限制了人生起跑线,降低了付出的价值比”。我相信他这是心路历程,也是新时代创业的真实写照。

为教育捐款是一种道德境界,钱多钱少并不影响一个人的美德。我出生成长的黄沙村支村两委自行组织了一次本村在家务农的农民募捐,我熟悉的叶家洞邹进良、徐望兴、邹富昌都是我曾经的对口帮扶贫困户,他们300、500元,数字不大,但含金量却很高,名字也特别醒目。我毫不犹豫地捐了一万,我老婆、孩子、外甥女、侄女也跟着分别捐了1000元,但我可以说,比起在家收入少的农民,比起疫情影响下在外艰辛创业的老板们,我的贡献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2022年9月16日中午随笔

作者:邹望春 大洲乡黄沙村人 现任岳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


责编:汤艺文

来源:大洲乡

  下载APP